新书丨发掘丝绸之路历史遗存 再现中西文明深度交融:《西域考古图记》(修订版全5卷)
发掘丝绸之路历史遗存 再现中西文明深度交融
中国新疆甘肃地区考古大发现基础史料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翻译
1998年初版,20年后重新校译修订
《西域考古图记》(修订版 全5卷)
(英)奥雷尔·斯坦因 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翻译
2019年3月
本书亮点
1. 西域考古珍稀文献,兼具基础性与唯一性
2.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班译者重新主持修订,翻译更精准
3.8开变身16开,开本缩小,知识量未减,查阅更便捷
4.图片精美,制作精良
作者简介
斯坦因,全名马尔克·奥雷尔·斯坦因。原籍匈牙利,1904年入英国籍。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现今英国与印度所藏敦煌与中亚文物的主要搜集者,最早的研究者与公布者之一。分别于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1930—1931年进行了著名的四次中亚考察,考察重点是中国的新疆和甘肃,所发现的敦煌吐鲁番文物及其他中亚文物是国际敦煌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其许多著作至今仍是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者的案边必备之书。出版《古代和田》《塞林底亚》《亚洲腹地》等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翻译,刘文锁、肖小勇、胡锦州、巫新华、赵燕、谢仲礼、秦立彦、姜波、新华、龚国强、张良仁、赵静、王宗磊、丁素琴、徐华等翻译。
内容简介
《西域考古图记》是斯坦因1906—1908年在我国新疆和甘肃西部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全部成果的详细报告,也是斯坦因1900―1901年第一次新疆考古调查和发掘后所出《古代和田》报告的续编。全书五卷,涉及的地域十分广阔,调查和发掘的重要遗址有阿克铁热克、喀达里克、麻扎塔格、尼雅、安迪尔、米兰佛寺、吐蕃城堡、楼兰古城、敦煌千佛洞和藏经洞等,所发现的遗物主要有雕塑、绘画、简牍文书、织物、钱币、碑刻、佛经残卷以及大量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装饰品、兵器等。全书以考古学为核心,涵盖了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史、地理学等诸多学术领域,并配有大量遗迹插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资料性强,可利用率高,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书中所刊布的资料至今仍是各有关领域的基础资料,有的甚至是唯一的资料。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根据克拉伦敦出版社1921年版进行翻译的五卷本《西域考古图记》,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时隔20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组织原班译者对该书重新校译修订,进一步提升了译著质量。同时,此次修订版开本由初版的8开变成16开,使读者查阅更方便。
前 言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五卷汉译本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我国学术界值得欣慰的一件大事。《西域考古图记》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计划出版的《海外遗珍——国外西域考古经典论著译丛》(丛书包括英、德、法、俄、日等国考察队20世纪初以来,考察并劫掠我国新疆、甘肃等地珍贵文物后所出版的重要报告和专著)中的第一部。该书和将要出版的本丛书其他著作,对我国考古学范畴的新疆考古学、河西地区考古学、佛教考古学、建筑考古学、古民族文字学、简牍文书学、铭刻学、钱币学和体质人类学等方面,历史学范畴的新疆古代史、河西地区古代史、古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民族学范畴的新疆古代民族史和古代民族文化史等方面,宗教学范畴的佛教、摩尼教、景教和祆教等方面,艺术史范畴的雕塑、绘画、音乐和舞蹈等方面,以及地理学、敦煌吐鲁番学、古代社会学、丝绸之路史、东西方经济文化艺术交流史、古代国际关系史、古代服饰史和有关农业、手工业、商业与军事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域考古图记》一书是1906—1908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我国新疆和甘肃西部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全部成果的详细报告,也是斯坦因1900—1901年第一次新疆考古调查和发掘后所出《古代和田》报告的续编。《西域考古图记》一书涉及的地域十分广阔,从西向东包括了今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和河西走廊一带。在这些地区调查和发掘的重要遗址有阿克铁热克、喀达里克、麻扎塔格、尼雅、安迪尔等遗址,米兰佛寺遗址和吐蕃城堡遗址,楼兰古城及其附近遗址,焉耆明屋及其附近的石窟寺和遗址,甘肃西部汉长城和烽燧遗址,敦煌千佛洞和藏经洞等。斯坦因在这些遗址所发现遗物的主要类别有雕塑、绘画、简牍文书(包括汉文、梵文、佉卢文、和田文、龟兹文、吐蕃文、突厥文、粟特文和回鹘文等),织物(丝、毛、麻、棉等)、钱币、碑刻、佛经残卷,以及大量的陶、木、石、金属(金、银、铜、铁等)、玻璃、料器等质料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装饰品和兵器等。书中还配有大量遗迹插图,遗址平面图和剖面图,还有一卷遗物图版和一卷调查地区的地图。全书以考古学为核心,并基本上涵盖了前述诸学术领域,内容十分丰富。
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一书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第一,资料性强,可利用率较高。斯坦因对所调查和发掘的遗址,均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对遗迹和遗物作了详细记录,并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后刊于本书中,比较系统和准确,便于利用。
第二,地理学与考古学结合。这是斯坦因考古研究很突出的特点。他除对某些地区进行单独的地理学考察外,还对所到遗址的地貌、河流、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变迁及其与遗址的兴废关系进行考察。 经他分析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或看法,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三,涉及的领域广,学科多,信息量大。 除考古学外,凡与遗迹和遗物有关的学术领域和学科都程度不等地涉及了,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此外,他还将所发掘的遗迹、遗物与中亚、犍陀罗和印度、西亚乃至西方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引用了很多西方的研究成果;对遗迹、遗物的渊源关系,遗物的生产技术与制造工艺也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信息量很大。这些成果和信息有利于中国学者开阔眼界,了解西方20世纪20年代以前相关领域研究的历史和发展状况,在批判地吸收其成果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第四,浓缩了斯坦因三次考察相关部分的主要成果。书中凡涉及他第一、三次考察的相关部分,多相互进行比较和印证,并对考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因而浓缩了他三次考察的主要成果。
第五,集众家之长,研究水平高。本书不仅在资料整理方面集中了众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水平的专家,在研究方面更是名家荟萃。因此,《西域考古图记》一书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代表了20世纪20年代以前在这一领域中的最高研究水平。
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一书,学术价值很高,影响深远。该书所刊布的资料至今仍是各有关领域的基础资料,有的甚至是唯一的资料。今新疆地区(也包括河西走廊)由于是古代东西交通的大动脉,又是丝绸之路的中枢地段,因此成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艺术和多种宗教的交汇融合之地,从而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灿烂的物质文化。在《西域考古图记》一书中,斯坦因对这种研究难度很大的物质文化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指出了这种物质文化在古代人类文明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其研究成果的影响至今犹存。有关这方面的问题,限于篇幅,兹不详述,请读者参阅原著。下面仅从资料的角度略举几例,简要说明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一,斯坦因发掘的尼雅遗址,是新疆已知的遗址中面积最大、保存状况最好、整装性最强的遗址。它为研究古代精绝国和鄯善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最重要的实物资料。斯坦因在尼雅遗址发现的众多实物资料极具研究价值,特别是大量佉卢文简牍乃世所罕见,东汉魏晋汉文简牍也弥足珍贵(包括第一次考察时的发现)。这些简牍和其他实物资料,对复原公元 3—4 世纪尼雅遗址与鄯善的历史和文化、社会构成和社会生活状况、生产关系和经济状况(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对研究鄯善的佛教与佛教艺术、遗物的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对研究东汉魏晋时期鄯善和西域南道诸国与中原王朝和贵霜的关系以及佉卢文字的演变和传播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现在已重新进行尼雅遗址的考古工作,但斯坦因的资料仍不可替代。
第二,米兰佛寺遗址和吐蕃城堡遗址。米兰佛寺遗址群是研究鄯善佛教与佛教艺术最重要的资料,其塑像、壁画和佛塔遗址在新疆独具特色,并与犍陀罗佛教艺术有密切关系。犍陀罗佛教艺术只发现雕塑,故米兰佛教壁画便成为研究犍陀罗风格佛教绘画仅有的依据,在学术界和艺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米兰佛寺遗址经斯坦因发掘后已遭破坏,所以斯坦因刊布的资料是无法替代的。斯坦因在米兰吐蕃城堡遗址发掘出大量的吐蕃文简牍等遗物,还有他在麻扎塔格遗址所发现的吐蕃文简牍和其他遗物,都是研究公元 8—9 世纪吐蕃在今新疆地区活动情况,吐蕃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吐蕃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吐蕃社会状况,职官和军事组织情况,吐蕃文字以及吐蕃与唐朝、西域及周边地区关系的极为难得的重要资料。
第三,楼兰遗址,是斯文·赫定首先发现的,但大量的调查和发掘工作是由斯坦因进行的。 斯坦因所刊布的楼兰遗址(包括其附近地区)的遗迹、遗物,大量的魏晋前凉时期的汉文简牍文书,以及部分佉卢文简牍文书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可基本复原出魏晋前凉时期西域长史机构的职官系统、屯田概况、社会生活状况、西域长史机构与鄯善及西域诸国的关系。这些遗迹、遗物对研究楼兰古城的性质和鄯善国都的方位以及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他所发现的汉文简牍文书不仅可以补史籍之不足,还可弥补中国简牍史中的缺环,并为木简向纸文书的过渡提供了实证。斯坦因刊布的这些资料,目前仍是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影响很大。现在国内外学术研究中的楼兰热与此亦有很大关系。
第四,汉长城和烽燧遗址。斯坦因对河西走廊张掖以西的汉代长城和烽燧遗址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对汉代长城的位置、走向、构筑技法,烽燧的分布态势、结构和功能,长城、烽燧附近的地貌、山川形势及其与长城烽燧遗址的关系,长城、烽燧修筑的年代及其与两汉盛衰和西域形势变化的关系,汉长城和烽燧在历史上的作用等问题均作了具体分析。同时他还首次确定了汉玉门关和阳关的位置,发现了许多汉代遗物、汉文简牍和少量粟特文资料。书中所收汉长城和烽燧的资料丰富翔实。迄今为止,国内外所刊布的这个地区汉长城和烽燧的资料,总的来看,尚未有出其右者。此外,斯坦因还劫掠了敦煌藏经洞的文化宝藏(这是震惊中外的重大事件),这批珍贵文物无与伦比的学术价值是众所周知的,兹不赘述。
总之,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中收录的资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在此基础上的研究成果及所构筑的基本学术框架,对前述的新疆考古学和敦煌学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一书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这主要是受当时学术研究总体水平的制约,并与他个人学识的局限性和当时帝国主义列强政治思想对他有较强的影响密切相关。所以对本书的不足之处,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予以审视和评论。
除上所述,应当指出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一书所收的遗迹、遗物等全部实物资料,都是通过对新疆和甘肃西部重要遗址的破坏和劫掠而获取的。他在遗址中剥取壁画,搬走塑像,凡能拿走的文物均席卷一空。对此,斯坦因在书中亦直言不讳,因而给那段令国人屈辱而心碎的历史留下了真实的记录。这些被斯坦因和西方其他列强的学者、探险家所劫掠的中国古代文物精粹,在国际学术界造成了巨大的轰动,从而引发了当时欧洲和日本东方学研究的大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学术界也因此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开始觉醒,奋起抗争,并积极投身到对这批文物的研究当中。此后,国内外一批新学科陆续建立,一批大学者相继出现,填补了许多学术领域研究的空白,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凡此都是中国古代珍贵文物本身的价值所致,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这个结果是帝国主义列强所始料不及的,也是与他们的本意相违的。因此,必须将上述情况与他们应受到严正谴责的劫掠行径严格区分开来。
如前所述,20 世纪初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遗产遭受西方列强空前的浩劫。所有遭到这场浩劫的遗址均被破坏了,珍贵的遗物也没有了,所以斯坦因等人刊布的这些劫掠遗迹、遗物的报告和专著,就成为研究与此相关的各学科仅存的基础资料。但是,由于这些书出版早,价格昂贵,我国当时就很少见,现在更加难寻,因此,很多学者对这些书的详细内容不甚了解。 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相关学科研究的发展。故几十年来,几代学者都有将这些书译成汉文出版的强烈愿望,然而限于主客观条件一直未能实现。最近一些年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学术研究的需要和新疆的具体情况,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疆考古学、新疆古代史、新疆古代民族史和宗教史的研究搞上去。这既是艰巨的学术任务,又是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政治任务,但上述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的匮乏却成为梗阻有关领域深入研究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扭转这种极为不利的被动局面,学术界对翻译出版这些著作充满着殷切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高瞻远瞩的胆识,为弘扬祖国古代文化,促进学术繁荣,加强民族团结,毅然肩负重担,决定投巨资出版列强劫掠中国古代珍贵文物后所发表的主要著作,并立即着手,以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一书为起点,与我所携手,迅速组织力量进行翻译和编辑工作。这是对我国学术研究和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贡献,对此我们深表敬意。现在,《西域考古图记》一书已经顺利出版。 这是翻译本书的学者们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全体同仁团结奋斗的成果,同时也是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广西师范大学领导的支持与关怀密不可分的,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西域考古图记》一书已经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了,以后其他有关重要著作的汉译本将陆续奉献给读者。我们相信这些著作汉译本的出版,一定会促进我国与此相关诸学科研究的发展,并必将会取得更多更好更大的科研成果和重要而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998年10月
再版说明
奥雷尔·斯坦因原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翻译,八开本,全五卷,精装版《西域考古图记》,1998年12月出版至今已经20年。经原班人马重新校译修订,新版《西域考古图记》马上就要再版印刷了。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委托,对斯坦因其人和我们的翻译工作做一简单回顾。
奥雷尔·斯坦因(1862—1943),英籍匈牙利人,20 世纪初享誉世界的东方学家、中亚考古学家、探险家。中国读者熟悉的探险家斯坦因这个名字,其实只是他的家族姓氏。
19世纪中后期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扩张和武力建立殖民地最为顺手的时期。探索未知地域、寻找新发现成为欧洲列国的时代风尚,也是个人成功之捷径,以及获得巨大荣誉和迅速致富的最有效手段。对欧洲探险者而言,那个时代世界最为热门的探险家乐园就在东方,尤其是黄金国度——中国。
在家人的安排以及社会风尚的影响下,东方探险家头上的金色光环便深深印刻在斯坦因的脑海里,他从小便开始系统学习东方学。经过学习,斯坦因逐步精通了希腊语、拉丁语、法语和英语,又在欧洲著名的维也纳、莱比锡、图宾根等大学进一步学习梵文和波斯语等东方古代语言。1883 年,年仅21岁的斯坦因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到当时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后来加入英国国籍。
此后,斯坦因又用了三年时间,在英国牛津大学和伦敦博物馆学习古代东方语言、历史比较语言学和东方考古学,但他没有选择学习古老的中国语言——汉语,这是他完备的东方语言学习和训练储备中唯一的重大缺陷。十多年后,这一缺陷在使他成名的中国新疆考古探险中有了最为深切的体会,并使他与世界列强国家探险队、探险家在争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宝藏时吃了大亏。成名后的斯坦因每当念及这方面缺陷时,总会有一种切齿的追悔。
在英国学习期间,斯坦因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不得不中断学业,其中最长最重要的一次是被征召入伍,在匈牙利军队里服役一年,主要学习和从事野外大地测量。这种技能后来被证明非常有用。尤其是在英帝国与其他强国在中亚,主要是在中国西部尚未进行大规模大地测量地区的竞争中作用巨大。当然,斯坦因历次中国西部沙漠、山川中的探险活动之所以能够得到英国和英属印度当局的鼎力支持,也与英国首先进行帝国扩张急需的地理勘测大有关系。
斯坦因在中国西部地区考古探险所获古物、资料与研究成果,原汉译本序言已经有十分中肯的述说与评价,这里不再赘述。从1900年开始,斯坦因将全部精力用于中国西部、中亚古代遗迹探险考察与研究,其间他于1910年至1929年任职于印度考古局,1929年退休后服务于美国哈佛大学。
第一次中国西部探险(1900—1901):主要以勘测喀喇昆仑山地和发掘和田地区古代遗址为主,其旅行笔记为《沙埋和田废址记》(1903),正式考古报告是《古代和田》(全二卷,1907)。
第二次中国西部探险(1900—1908):在地理勘测之外重访和田重要古遗址,发掘安迪尔、米兰、楼兰等遗址,并深入河西走廊,在敦煌汉长城沿线掘得大量汉简,进入莫高窟,以欺骗手段获得大量藏经洞出土敦煌写本、绢画和丝织品等。其旅行笔记为《沙漠契丹废址记》(1912),正式考古报告为《西域考古图记》(五卷,1921)。
第三次中国西部探险(1913—1915):在地理勘测之外重访和田、且末、若羌各地古遗址,并再次到敦煌莫高窟,获得大量敦煌写本,还发掘了黑城子和吐鲁番等地的古遗址,其正式考古报告为《亚洲腹地考古记》(四卷,1928)。同时还著有《在中亚的古道上》(三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察综述,1933)。
第四次中国西部探险(1930—1931):1925年,斯坦因筹划进行第四次中国西部考察,想以中英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作为经费,未能成功。1929年底,哈佛大学先邀请斯坦因至该校洛维尔研究院做十次关于中亚考察的报告,后聘他为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荣誉研究员,同时为他提供10万美元的中国西部探险考察经费。在斯坦因的争取下,大英博物院也出资3000 英镑。于是,1930—1931年斯坦因进行了第四次中国西部考察。
此时,针对外国列强探险队在中国西部大肆盗掘古遗址劫掠文物的行径,国民政府出台了文物保护法令,以及中国社会各界的强烈抗议等其他因素,1931年2月,斯坦因被迫终止了在新疆和田、且末、若羌一带的盗掘古物活动,经库尔勒返回喀什,并于当年5月底由蒲犁(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边卡出境,无功而返。斯坦因所有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古物均暂存于当时英国驻喀什领事馆内,后经新疆省政府交涉,移交至北平古物保管委员会。
斯坦因的一生异乎寻常,他的确将全部生命都献给了他所认定的亚洲腹地考古探险事业,为此,终身未娶。斯坦因对待金钱与对待时间的态度十分一致。他一生衣食简朴,对待任何物品、劳务价格,不管是支出还是收入都计算仔细。不过斯坦因为人并不吝啬,做事慷慨大方,生活中绝不自我放纵似乎是其人生准则。对待亲戚、朋友、同事、助手、仆人在可以看得到的方面,他全部都做得慷慨大方,反映出他在意并善于打理社会关系和工作、生活环境的能
力。在个人生活中,他总是按时进入书房,每天一口气写作10—12个小时,最重要的是书籍和文件资料。他那数量庞大的文件、资料全部装在普通大箱子里,以便于随时搬运。箱子上都有清楚的标记,如“私人信函”“校样”“日记”“工作笔记”“地图资料”“账目”“照片”等,不管到哪里他随时都可以工作。
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斯坦因作为一个普通出身的犹太人在基督教社会获得成功依然十分困难,而维持已有的成功则更加不容易。但斯坦因还是成功了,尽管他的事业与英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领土扩张密切关联。斯坦因从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肆意进行大地测量、发掘并劫走大量的珍贵文物,破坏古代遗址等行为,在极大损害中国国家主权的同时也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我国对英国探险队斯坦因考古报告、探险考察笔记的整理翻译始于 20 年前我们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合作,绝大多数重量级的报告和综述笔记也得益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与出版,例如《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沿着中亚的古代道路》,等等。此次《西域考古图记》的重新校译修订再版,又是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与精心组织下完成的。在此我谨代表组织翻译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所有译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特别需要向各位读者说明的是,本版因故删除了94幅地图,即1998年版的第五卷,其余内容均予以保留,仅对1998年版翻译不准确或有误的地方进行重新校译修订,使之在翻译质量和编校质量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此外,本版在分卷上做了重新划分,现将1998年版和本版的分卷说明如下。
1998年版分卷:
第一卷:第一章至第十三章;第二卷:第十四章至第二十五章;第三卷:第二十六章至第三十三章,附录 A—附录 K,附图;第四卷:图版,图题;第五卷:地图,共 94 幅
本版分卷:
第一卷:第一章至第十章;第二卷:第十一章至第二十章;第三卷: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七章;第四卷:第二十八章至第三十三章,附录 A—附录 K,附图;第五卷:图版,图题
翻译工作组织者:巫新华
于北京王府井大街 27 号考古研究所
2018 年 12 月
第一卷目录
第一章 穿越斯瓦特和迪尔1
第一节 库纳尔河与印度河之间的亚历山大遗迹1
第二节 乌仗那地方的中国早期香客11
第三节 中国唐代文献中的乌仗那26
第四节 经行塔拉什及迪尔39
第二章 经行吉德拉尔和马斯图吉47
第一节 吉德拉尔的人种志与历史47
第二节 吉德拉尔的古迹67
第三节 马斯图吉的历史状况83
第四节 马斯图吉的古迹90
第五节 高仙芝的远征与德尔果德106
第三章 从阿姆河到和田122
第一节 早时期的瓦罕122
第二节 瓦罕的古址133
第三节 玄奘前往喀什噶尔的路线146
第四节 喀什噶尔与莎车165
第五节 昆仑山的极西部分178
第四章 和田绿洲的古迹193
第一节 绿洲中的古遗址193
第二节 在约特干及和田一带搜集的古物200
第三节 约特干及和田所获古物叙录211
第四节 吉亚北部的沙漠遗址289
第五节 阿克铁热克遗址304
第六节 阿克铁热克及斯也里克所获古物叙录318
第五章 达玛沟一带的遗址361
第一节 喀达里克的寺庙遗址361
第二节 喀达里克遗址出土的遗物383
第三节 喀达里克遗物叙录392
第四节 喀达里克一带的小遗址482
第五节 达玛沟亚尔及麻扎托格拉克的遗迹494
第六章 尼雅遗址513
第一节 重返尼雅河尽头附近的遗址513
第二节 西北废址群522
第三节 档案室N.XXIV所出的文书538
第四节 探察N.XXVI和东南废墟群560
第五节 最南废墟群的踏勘与遗址总览572
第六节 尼雅遗址出土器物表585
第七章 安迪尔遗址667
第一节 比勒尔孔汗遗址667
第二节 发掘安迪尔唐堡及其周围地区682
第三节 唐以前的遗存689
第四节 安迪尔与“货逻故国”概况698
第五节 安迪尔废址发现及出土文物表703
第八章 从且末到若羌715
第一节 且末的早期记载715
第二节 且末周围的古遗迹728
第三节 车尔臣河道与瓦石峡733
第四节 若羌绿洲及其古遗迹744
第五节 且末与瓦石峡发现及出土器物表753
第九章 史料中的罗布、鄯善与楼兰762
第一节 马可·波罗的罗布与玄奘的纳缚波762
第二节 汉唐时期的鄯善769
第三节 《后汉书》中的鄯善779
第四节 前汉楼兰的最早记载785
第五节 楼兰更名为鄯善793
第十章 穿越罗布沙漠803
第一节 首访米兰803
第二节 通过塔里木河的尾闾湖809
第三节 穿过侵蚀的古三角洲820
第四节 罗布淖尔以北沙漠发现器物表833
插图目录
图1 经斯瓦特河谷自马拉根德古堡东北望
图2 自迪尔以外古加尔驿站眺望洛瓦里山口
图3 塔拉什河谷古木巴特废寺
图4 小帕米尔博札伊拱拜孜附近的喀尔万巴拉什废墟
图5 吉德拉尔帕霍托日底尼的石刻佛塔和铭刻
图6 马斯图吉查伦附近的巨砾,上刻有佛塔和铭刻
图7 做过人体测量的吉德拉尔人和马斯图吉人
图8 在吉德拉尔做过人体测量的巴什郭勒卡菲尔人
图9 在吉德拉尔当局所测量的巴什郭勒卡菲尔人
图10 吉德拉尔玛斯吉德巴扎前面的巴什郭勒卡菲尔人
图11 塔拉什河谷一瞥,自库兹撒莱伊向巴焦尔方向
图12 戛西拉特古堡,下眺吉德拉尔河谷
图13 马斯图吉古堡,下眺耶尔洪河谷
图14 自休伊斯特经耶尔洪河谷前眺萨约斯冰川
图15 马斯图吉米拉格拉木的奥拜都拉汗家的走廊
图16 奥拜都拉汗家宅的大厅,米拉格拉木
图17 “达尔班德”峡谷,下眺吉霍甫
图18 塔什库尔干的中国古堡,自东南望
图19 自德尔果德山口顶部经德尔果德冰川西北望阿姆河—印度河分水岭
图20 自汝康岭眺望德尔果德冰川,向南望
图21 吉德拉尔的巴达克山移民
图22 在塔格都木巴什帕伊克驿站的萨里库勒人和柯尔克孜人
图23 在库克牙做人体测量的帕赫铺人
图24 在塔什库尔干所测量的萨里库勒人
图25 自坎斯尔古堡经阿姆河谷地眺望萨尔哈德上面的山峰
图26 自其其克里克迈丹西南望
图27 塔格都木巴什河以上的克孜库尔干山冈,自南向北望
图28 克孜库尔干废墙及棱堡,自西南望
图29 塔尔巴什下面的坦吉塔尔峡谷
图30 玉其买尔万的石刻
图31 库合马里麻扎下面密集的悬崖
图32 法扎巴德对面喀拉喀什河岸岩壁上的石窟
图33 喀什噶尔以北可汗沙尔遗址的废塔
图34 阿图什河右岸以外的可汗沙尔古堡遗址
图35 达玛沟亚尔的沟谷,自沟堤东端眺望
图36 热瓦克佛塔废墟,自四边形西南围墙之上的沙丘眺望
图37 约特干附近那戛拉哈纳土墩废墟
图38 吉内托克马克废寺的风蚀遗迹
图39 发掘前的喀达里克遗址全景,自南望
图40 喀达里克遗址Kha.xi遗迹,发掘前
图41 喀达里克遗址Kha.i寺庙遗迹围廊墙壁上模印的佛像
图42 喀达里克遗址Kha.ix废寺,发掘后,自南望
图43 喀达里克其吉里克西南的风蚀塔提
图44 伊玛目·贾法尔·沙迪克麻扎,自东南望
图45 喀达里克遗址Kha.iv、v废弃的住宅遗迹,发掘后,自西北望
图46 喀达里克遗址Kha.iv房屋内部,火塘和坐台
图47 尼雅遗址N.XIII废弃住宅的南屋,发掘后
图48 尼雅遗址N.XX住宅废墟,自东望,发掘中
图49 尼雅遗址N.XIV大厅遗迹,自西南望
图50 尼雅遗址N.XIX住宅遗迹的东面,发掘前,自南望
图51 尼雅遗址N.XVIII遗迹东南古代果园中的死桑树
图52 尼雅遗址N.XIII、XV遗迹居址中发掘出土的家具和工具
图53 尼雅遗址N.XX住宅遗迹,自南望,发掘前
图54 尼雅遗址N.XX遗迹的iii、iv号房屋,自东望,发掘后
图55 尼雅遗址N.XXII遗迹南面的古蓄水池
图56 尼雅遗址N.XII房屋废墟中出土的木雕门框
图57 尼雅遗址N.XXVI遗迹viii号房屋中的古代橱柜
图58 尼雅遗址N.XXIV住宅遗迹vii号房屋,发掘中
图59 尼雅遗址N.XXIV古代住宅遗迹,部分发掘后,自东边的死树木遗迹处眺望
图60 尼雅遗址N.XXVI古代住宅遗迹的西屋,发掘中
图61 尼雅遗址N.XXIV遗迹,中央大厅(vii号)和办公房间(viii号),发掘后
图62 尼雅遗址N.XXIV遗迹的中央大厅(vii号),自东南望
图63 尼雅遗址N.XXVI居宅的iii号大厅,发掘后,柱子上装饰有两个托架
图64 尼雅遗址N.XXVI遗迹的iii号大厅,发掘后,有两扇窗,开进iv号走廊
图65 尼雅佛塔遗迹,自东南望
图66 尼雅遗址N.XXVIII遗迹,自西南望
图67 尼雅遗址N.XXXIII古代牛圈遗迹
图68 尼雅遗址N.XXXVI住宅遗迹,发掘中,自南望
图69 尼雅遗址N.XXXVIII遗迹发掘出的木柱
图70 安迪尔遗址唐代城堡E.III建筑中发掘出的木柱
图71 尼雅遗址N.XXVI住宅遗迹中的火塘和凳子
图72 安迪尔遗址唐代城堡E.VIII地下室内部
图73 比勒尔孔汗堡垒村庄内部全貌,自东北围墙眺望
图74 楼兰遗址L.B.IV遗迹全貌,自东望
图75 自沙脊眺望尼雅遗址N.XLI居宅遗迹西部的全貌,显示发掘后的N.XLI,古代蓄水池遗迹,周围是树木、跨干河床的小桥以及枯死的果园
图76 比勒尔孔汗遗址围墙内近门处的住宅遗迹,部分已清理
图77 安迪尔遗址唐代城堡南围墙局部,有门,自外向内看
图78 安迪尔遗址唐代城堡内部,自东北望
图79 安迪尔,E.VII废弃的台子,前面有风蚀的住宅遗迹
图80 安迪尔遗址风蚀的见证,顶部有建筑遗迹
图81 安迪尔遗址古代围墙西北角
图82 安迪尔遗址南端城堡,自南望
图83 安迪尔遗址古城墙东部
图84 比勒尔孔汗堡垒村庄东南围墙上的门,自外侧向内望
图85 瓦石峡遗址的古代果园
图86 车尔臣河亚勒古孜墩的红柳沙丘及穆罕默德教墓葬
图87 米兰吐蕃城堡中发掘出的大土罐和篮子
图88 楼兰遗址L.A城东北面的小土墩遗迹
图89 麦尔德克梯木遗址,自城墙南部眺望
图90 在若羌做人体测量的罗布人和移居者
图91 在阿布旦做人体测量的罗布人
图92 自楼兰遗址佛塔遗迹经风蚀地向东望
图93 自楼兰遗址佛塔遗迹经风蚀地向东南望
第二卷目录
第十一章 楼兰遗址1
第一节 发掘废住宅L.A.I 1
第二节 调查废住宅L.A.II~VI 13
第三节 古垃圾堆L.A.VI.ii中的发现物 25
第四节 围墙遗迹33
第五节 L.A废弃的窣堵波39
第六节 一处佛寺遗迹47
第七节 废墟L.B.IV~VI中发现的遗物57
第八节 楼兰遗址的汉文文书71
第九节 楼兰遗址出土的佉卢文文书83
第十节 汉文史料中的楼兰遗址88
第十一节 楼兰的废弃103
第十二节 楼兰遗址器物表106
第十二章 重返米兰遗址179
第一节 前往车尔臣河三角洲179
第二节 米兰废堡190
第三节 米兰戍堡中的发掘198
第四节 米兰戍堡中的各种发现物205
第五节 米兰戍堡中发现的吐蕃文书212
第六节 用如尼文字书写的一件突厥语写卷219
第七节 米兰戍堡器物表228
第十三章 米兰古代佛寺252
第一节 废址M.II的雕塑残片252
第二节 窣堵波内殿M.III及其壁画268
第三节 内殿M.III的绘图饰带的残存物286
第四节 内殿M.III中的天使护壁294
第五节 发掘寺庙M.V304
第六节 内殿M.V中的佛传壁画312
第七节 内殿M.V的绘画护壁330
第八节 M.V发现佉卢文题记以及米兰的遗迹344
第九节 米兰寺院器物表361
第十四章 从罗布沙漠到敦煌386
第一节 从阿布旦到敦煌的道路386
第二节 罗布沙道的汉文记载392
第三节 马可·波罗及其以后罗布沙漠之路上的旅行家408
第四节 古代中国长城的第一批遗存419
第五节 疏勒河沼泽旁的遗迹430
第十五章 敦煌绿洲及其北部的长城437
第一节 下疏勒河盆地的地理特征437
第二节 探寻北部“旧墙”448
第三节 首次在T.XXVII烽燧发现汉代文书458
第四节 寻找长城上的烽燧T.XXVIII~XXX 470
第五节 调查通往安西的长城上的烽燧T.XXXI~XXXV 480
第十六章 南湖绿洲与阳关487
第一节 敦煌与南湖之间地区的遗址487
第二节 南湖绿洲及其目前的资源492
第三节 南湖的古代遗址498
第四节 阳关的位置508
第五节 南湖北面的村落遗址516
第六节 南湖遗址发现的遗物清单524
第十七章 中国长城的尽头531
第一节 长城的最后一站531
第二节 长城的西南翼548
第三节 古代烽燧T.VI.b及其文书554
第四节 长城上的最后两座烽燧T.VI.c和T.VI.d 566
第十八章 最西端的长城574
第一节 从长城的最西端到烽燧T.VIII 574
第二节 烽燧T.IX、T.X和沼泽地段的长城 583
第三节 废弃的烽燧T.XI和T.XII.a593
第四节 在烽燧T.XII.a发现的纸质粟特文书600
第五节 烽燧T.XII和T.XIII 611
第十九章 玉门关619
第一节 T.XIV废墟遗址619
第二节 玉门关的位置630
第三节 玉门关和阳关之间的辅助城墙638
第四节 烽燧T.XIV.a及其垃圾堆644
第五节 古代丝绸贸易的遗物652
第六节 北新道657
第七节 长城边上的古仓库666
第八节 湖区的长城:烽燧T.XIX~T.XXIII 680
第二十章 敦煌汉长城的历史与文献688
第一节 敦煌以西的汉长城688
第二节 敦煌汉长城的修建过程700
第三节 长城烽燧遗址的主要特征710
第四节 军屯716
第五节 守卫长城的官兵722
第六节 长城守军的职责与生活情形733
第七节 敦煌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物目录754
插图目录
图94 楼兰遗址的L.A.I古代居住遗迹及佛塔
图95 楼兰遗址L.A.IX古代佛塔及居住遗迹,自南望
图96 楼兰遗址L.A.X佛塔遗迹,自南望
图97 楼兰遗址西北3英里处的佛塔遗迹,自南望
图98 楼兰遗址东面的L.A.XI倾颓的佛塔土墩,自东南望
图99 楼兰古城L.A.III废墟出土的木雕残片
图100 楼兰古城L.A.VI.ii垃圾堆,发掘中
图101 楼兰遗址L.A.II遗迹的西南面,自东南望
图102 楼兰遗址L.A.III遗迹,楼兰古城,自东北望
图103 楼兰遗址L.B.II、III遗迹,自东望,清理前
图104 楼兰遗址L.B.II佛寺遗迹出土的装饰木雕
图105 楼兰遗址L.B.II寺庙和125号营地之间的小佛塔遗迹
图106 经楼兰遗址L.B.IV居住遗迹的iv号大厅望向L.B.V遗迹,发掘前
图107 楼兰遗址L.B.IV居住遗迹的北面,自东南望,发掘后
图108 楼兰遗址L.B.IV的vii、viii号房屋遗迹,自南望,清理中
图109 经楼兰遗址L.B.IV的iv号房屋遗迹,望向西北,发掘后
图110 楼兰遗址L.B.IV的iv号房屋遗迹,向西望,发掘后
图111 米兰遗址M.III~M.VI塔寺遗迹,自西望
图112 楼兰遗址L.B.V遗迹,自西南望
图113 米兰遗址吐蕃城堡的南面,有中央棱堡
图114 米兰遗址吐蕃城堡内部,发掘中,望向东北角
图115 米兰遗址吐蕃城堡沿东墙的viii、ix号房屋遗迹,发掘后
图116 米兰遗址吐蕃城堡东南角的xii~xv号房屋遗迹,发掘中
图117 米兰遗址吐蕃城堡的中央棱堡和东面,自内侧向外望
图118 米兰遗址吐蕃城堡的东面,自中心部位望
图119 米兰遗址M.III的废寺遗迹,发掘后,自东望
图120 米兰遗址M.II废寺遗迹东北面,发掘后,自东望
图121 米兰遗址M.II废寺东北围廊中发掘出的泥塑大佛头像(ii、v)
图122 米兰遗址M.II废寺东北围廊中发掘出的泥塑大佛头像
图123 米兰遗址M.II佛寺遗迹东北围廊中发掘出的巨型泥塑坐佛像碎块(i~iv)
图124 米兰遗址M.II佛寺遗迹东北围廊中发掘出的巨型泥塑坐佛像碎块(iv~vi)
图125 米兰遗址M.III佛寺遗迹的佛塔和圆形围廊遗迹,自西南望
图126 米兰遗址M.X的穹隆顶建筑遗迹,自西南望
图127 米兰遗址M.III佛寺垮落下来的壁画碎片,出土自方形围廊的东北面
图128 米兰遗址M.V废寺,自东南望,发掘前
图129 米兰遗址M.V佛寺的佛塔和圆形围廊遗迹
图130 米兰遗址M.VII佛塔遗迹,自南望
图131 米兰遗址M.VI佛塔遗迹,自西南望
图132 米兰遗址M.X穹隆顶建筑遗迹,自南望,清理后
图133 米兰遗址M.V佛寺南围廊内墙上的蛋彩墙裙部分
图134 米兰遗址M.V佛寺圆形围廊东南墙上蛋彩的中楣和墙裙
图135 米兰遗址M.V佛寺圆形围廊东南墙上蛋彩的中楣和墙裙
图136 米兰遗址M.V佛寺圆形围廊南墙上蛋彩的中楣和墙裙
图137 米兰遗址M.V佛寺圆形围廊南墙上蛋彩的中楣和墙裙
图138 米兰遗址M.V佛寺圆形围廊南墙上蛋彩的中楣和墙裙
图139 米兰遗址M.V佛寺圆形围廊东南墙上蛋彩的中楣和墙裙
图140 米兰遗址M.V佛寺圆形围廊西南墙上蛋彩的中楣和墙裙
图141 米兰遗址M.V佛寺圆形围廊东北墙上蛋彩的中楣碎块
图142 米兰遗址M.V佛寺圆形围廊东南墙上蛋彩的中楣,在骑马王子像上面有题记
图143 米兰遗址M.V佛寺圆形围廊北墙上蛋彩的中楣和墙裙
图144 米兰遗址M.V佛寺圆形围廊南墙上蛋彩的中楣,在大象腿上有题记
图145 自落瓦寨碱泉沿罗布泊湖岸向西望
图146 敦煌亭障T.XXIII西侧洼地孤立的泥土台地
图147 护送人员押送古物从阿布旦出发前往喀什噶尔
图148 153号营地西北疏勒河古尾闾盆地西缘一带被侵蚀的泥土台地
图149 敦煌亭障T.III烽燧遗址,自东望
图150 敦煌亭障T.XXVI烽燧遗址,自西南望
图151 敦煌以北石板墩被东干人破坏的寺庙遗迹
图152 敦煌以北T.XXV烽燧遗址,自西南望
图153 敦煌亭障T.XXVII烽燧遗址,自东南望
图154 敦煌亭障T.XXIX烽燧遗址及晚期围墙,自西望
图155 敦煌亭障T.XXVII烽燧遗址及垃圾堆
图156 敦煌亭障T.XXVIII烽燧遗址及垃圾堆
图157 敦煌亭障T.XXXV烽燧遗址墙体结构
图158 敦煌亭障T.XXXV烽燧遗址东侧位于低矮沙丘间的古代边墙遗迹
图159 南湖古城城墙局部被沙丘掩埋,自城内向东北角望
图160 南湖古城西北角附近的内墙遗迹,自内向外望
图161 敦煌亭障T.XXVII烽燧遗址附近的古边墙遗迹
图162 南湖以北甘州的废弃农庄
图163 南湖以北甘州的废弃房屋
图164 南湖以北废弃在荒漠的农庄和篱笆
图165 南湖东北面古墓地中带茔圈的坟墓
图166 敦煌亭障包含有T.VIII烽燧遗址在内的土墩,自西南望,发掘前
图167 敦煌西南道路边的现代炮台和营房
图168 敦煌亭障T.VIII烽燧遗址附属房屋i内部,发掘前
图169 敦煌亭障T.VI.a烽燧遗迹,自东望
图170 敦煌亭障T.IV.c烽燧遗迹,自西北望
图171 敦煌亭障T.VI.b烽燧遗址及营房,发掘前,自东南望
图172 T.VI.b烽燧遗址后堆有垃圾的斜坡,发掘前
图173 敦煌亭障T.IX烽燧遗址,自西北望
图174 敦煌亭障烽燧T.X遗址,自东南望
图175 敦煌亭障T.XII.a烽燧遗址的边墙,自北望
图176 延伸到敦煌亭障T.XIII烽燧遗址东面的古长城
图177 敦煌亭障T.XII.a烽燧遗迹,自西南望
图178 敦煌亭障T.XI烽燧遗址及围墙,自西北望
图179 敦煌亭障T.XIV城堡附近的小丘,上有标明古玉门关位置的遗迹,自西南望,清理前
图180 敦煌亭障T.XIII烽燧遗址及营房,自东南望,发掘前
图181 敦煌亭障T.XII烽燧遗址,自西北望
图182 敦煌亭障古仓库T.XVIII围墙的西北角及垃圾堆,发掘前
图183 敦煌亭障“玉门”的古堡T.XIV,自东北望
图184 敦煌亭障“玉门”之古堡T.XIV及西墙上的门
图185 锁阳城遗址,自东北望,前景上是内侧东墙,远处右侧是西北角楼的塔
图186 敦煌亭障线上的古仓库遗址T.XVIII,自南望
图187 敦煌亭障T.XIV.a(A)烽燧遗址西侧的泥土台子及沼泽洼地
图188 自敦煌亭障古烽燧T.XIV.a西北望
图189 敦煌亭障T.XIV.a烽燧遗址西南的古边墙遗迹
图190 敦煌亭障T.XX烽燧遗址,自西南望
第三卷目录
第二十一章 千佛洞1
第一节遗址概述1
第二节 千佛洞的碑刻13
第三节 王道士和他的藏经洞18
第二十二章 藏经洞的发现29
第一节 密室的开启29
第二节 藏经洞里的多种语言文书38
第三节 密室藏经和艺术品的获取51
第四节 后来对藏经洞的调查62
第二十三章 在千佛洞石室发现的绘画70
第一节 绘画的发现和研究过程70
第二节 绘画的时间和环境82
第三节 画的结构、材料和工艺90
第四节 佛传故事幢幡97
第五节 佛和菩萨119
第六节 天王和金刚137
第七节 成组的神癨147
第八节 佛教净土画160
第九节 各种绘画、版画和装饰性文物172
第二十四章 千佛洞的织物和写卷178
第一节 装饰性织物:起源、用途和工艺178
第二节 织物中的中国风格图案190
第三节 萨珊风格的图案及其仿制品199
第四节 藏经洞中发现的婆罗谜文和汉文写卷208
第五节 藏文、粟特文、突厥文写卷218
第六节 千佛洞的粟特文和突厥文写卷目录227
第二十五章 千佛洞石窟与文物233
第一节 一些千佛洞石窟的装饰艺术233
第二节 从千佛洞所获的绘画、版画、织物和其他文物目录261
第二十六章 前往古代瓜州645
第一节 瓜州绿洲及其历史的重要性645
第二节 安西附近古迹以及玄奘的玉门关653
第三节 桥子一带的古遗址664
第四节 万佛峡石窟686
第二十七章 甘肃西北境702
第一节 到万里长城之门702
第二节 嘉峪关的城墙709
第三节 肃州和中部南山723
第四节 自甘州到金塔731
第五节 自玉门县到安西的汉长城740
插图目录
图191 千佛洞全景,跨河向东望
图192 阿拉塔木遗址全景,连带哈密王之农庄及果园,自东南望
图193 千佛洞主群组北端及中间群组,自东北望
图194 自石窟寺主群组南端望向千佛洞东面光秃秃的山冈
图195 千佛洞Ch.III上面的洞窟
图196 千佛洞Ch.VIII附近的洞窟
图197 千佛洞Ch.IX附近成排的洞窟,有一些洞窟的门廊已倾塌
图198 千佛洞的王道士
图199 千佛洞Ch.XII窟北面相邻成排的小洞窟
图200 千佛洞Ch.I洞窟的主室与侧室,部分已重修
图201 千佛洞Ch.II洞窟主室内的泥塑佛像,带彩绘的头光及浮雕状的光轮等
图202 千佛洞Ch.II洞窟南墙壁画
图203 千佛洞Ch.II.a洞窟主室南墙及西南角壁画
图204 千佛洞Ch.II.a主室南墙壁画局部
图205 千佛洞Ch.II.a主室北墙壁画
图206 千佛洞Ch.II洞窟南墙壁画
图207 千佛洞Ch.III.a洞窟内带有泥塑佛的龛(局部修过)
图208 千佛洞Ch.IV洞窟内泥塑佛像(局部修过)
图209 千佛洞Ch.III.a洞窟北墙西方极乐世界壁画
图210 千佛洞IV洞窟北墙中央阿弥陀佛天国壁画(两侧小画面是阿阇世王传说和韦提希王妃十六观)
图211 千佛洞Ch.V洞窟西侧壁龛,龛内有泥塑残件
图212 千佛洞Ch.VI洞窟西墙上有泥塑佛像和蛋彩的壁龛
图213 千佛洞Ch.VII洞窟主室平台上的泥塑和西墙及窟顶壁画
图214 千佛洞Ch.VII洞窟甬道北墙一组比真人还大的蛋彩菩萨像
图215 千佛洞Ch.VIII洞窟甬道南壁壁画
图216 千佛洞Ch.VIII洞窟主要东壁壁画ii下部画面及绘有系列女供养人及女侍的墙裙
图217 千佛洞Ch.VIII洞窟主室东壁壁画XV及绘有于阗王和家人、侍卫带汉文题迹的墙裙
图218 千佛洞Ch.VIII洞窟主室中央、西壁及窟顶壁画
图219 千佛洞Ch.VIII洞窟主室西北角蛋彩壁画ix、x
图220 千佛洞Ch.VIII洞窟主室南壁蛋彩壁画v,系西天场景
图221 千佛洞Ch.VIII洞窟主室西壁蛋彩壁画viii
图222 千佛洞Ch.VIII洞窟主室西壁蛋彩壁画ix
图223 千佛洞Ch.VIII洞窟主室北壁蛋彩壁画xiii
图224 千佛洞Ch.VIII洞窟主室北壁蛋彩壁画xi及x局部
图225 千佛洞Ch.IX洞窟甬道南壁蛋彩壁画
图226 千佛洞Ch.VIII洞窟甬道南壁蛋彩壁画,展示跟有行星占卜者陪从人员的佛车部分场景
图227 千佛洞Ch.XIV洞窟主室后人重塑的唐僧和随侍罗汉泥塑像
图228 千佛洞Ch.X洞窟主室佛龛内重塑的泥像
图229 千佛洞Ch.XII洞窟主室佛龛内泥塑佛像及四壁和窟顶蛋彩壁画
图230 千佛洞Ch.XII洞窟主室西北角蛋彩壁画
图231 千佛洞Ch.VI洞窟西壁蛋彩壁画(西天画面)
图232 千佛洞Ch.XII洞窟主室南壁蛋彩壁画,上方为西天画面,下方为行进中的军队
图233 千佛洞Ch.XVI洞窟主室西壁蛋彩壁画左半部分
图234 千佛洞Ch.XVI洞窟主室西北角墙壁蛋彩壁画
图235 千佛洞Ch.XVI洞窟主室北壁蛋彩壁画
图236 千佛洞Ch.XVI洞窟主室西壁蛋彩壁画的右半部分
图237 锁阳城东部的废寺和佛塔遗迹,自西南望
图238 锁阳城东部的主塔遗址,自南望
图239 安西南面沙化的城址东北角附近风蚀的东墙
图240 锁阳城故城东墙,内部风蚀的缺口,自东望
图241 塔西上方的小千佛洞石窟,自西北望
图242 万佛峡河岸左侧的石窟寺,自北望
图243 万佛峡石窟寺所在的峡谷,自西北望
图244 万佛峡河岸右侧的石窟寺,自西南望
图245 万佛峡洞窟II内殿东南墙展现的传说故事壁画
图246 万佛峡洞窟XVIII前厅东北墙和西北墙的壁画
图247 万佛峡洞窟XVII前厅西北墙和东北墙的壁画
图248 万佛峡洞窟XVIII正对内殿入口的壁画和灰泥佛像(部分修复)
图249 嘉峪关关口堡垒,自西南望
图250 嘉峪关南部古老的“长城”,向南山丘陵地带望
图251 嘉峪关西南南山外部山岭脚下的大汉川烽燧和驿站
图252 甘州黑水国遗址东南端的废墙,自西北望
第四卷目录
第二十八章 哈密和吐鲁番之行1
第一节 从安西到哈密:玄奘穿越沙漠1
第二节 哈密的历史地位12
第三节 阿拉塔木(Ara-tam,即上庙尔沟)和拉布楚克(Lapchuk,即四堡)遗迹19
第四节 吐鲁番遗迹考察43
第二十九章 焉耆及其周围的遗存94
第一节 焉耆的历史地理94
第二节 肖尔楚克北部的明屋遗址105
第三节 明屋遗址西北部发现的泥塑和壁画120
第四节 明屋、肖尔楚克和焉耆遗址的出土遗物143
第五节 霍拉遗址及铁门关204
第三十章 前往库车和克里雅河流域219
第一节 库尔勒及其古代遗址219
第二节 从音其开河到库车228
第三节 穿过塔克拉玛干抵达喀拉墩233
第三十一章 和田东部和北部的遗址251
第一节 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遗址251
第二节 F.XII寺院基址及其年代265
第三节 从达玛沟到和田289
第四节 和田北部的寺院遗址317
第三十二章 从麻扎塔格到巴楚343
第一节 麻扎塔格古堡343
第二节 穿越阿克苏和乌什372
第三节 翻越山脉前往柯坪385
第四节 图木休克和巴楚北部的沙漠遗址397
第三十三章 从和田到伦敦421
第一节 在和田做准备421
第二节 翻越昆仑山脉427
第三节 翻越喀喇阔拉穆前往英国439
附录
附录A 汉文铭刻、文书和题记442
附录B 所获古钱细目448
附录C 中国新疆及帕米尔地区的体质人类学研究笔注474
附录D 壁画和灰泥样品的检测541
附录E 敦煌千佛洞佛教绘画分析543
附录F 梵文、和田文与龟兹文写卷细目570
附录G 奥雷尔·斯坦因在中国新疆搜集的吐蕃文书的注释662
附录H 关于奥雷尔·斯坦因搜集的有代表性的乐器的注释675
附录I 出自敦煌千佛洞的吐蕃文抄本的样本注释681
附录K 关于出自敦煌千佛洞佛教壁画的吐蕃文题献的记录684
插图目录
图253 壕山口峡谷,向东北方眺望黄桃营村
图254 新城子附近肃州北部古老的长城
图255 山岭上分布的阿拉塔木遗址A.III废殿群,自西望
图256 阿拉塔木遗址废寺A.I、II,自东南望
图257 阿拉塔木遗址洞窟内殿A.III.iii内部
图258 阿拉塔木遗址洞窟内殿A.III.ii北墙
图259 万佛峡洞窟XVIII前厅西北墙的壁画,展现坐佛下的祭坛(局部)
图260 阿拉塔木遗址洞窟内殿A.III.ii东北角
图261 哈密拉布楚克北部佛寺I
图262 拉布楚克古城墙,东北角为一座塔,自内向外望
图263 在哈密阿拉塔木对村民进行人类学测量
图264 在吐鲁番交河故城对村民进行人类学测量
图265 吐鲁番大阿萨沿西北墙一侧和西角的拱顶居址遗迹,自北望
图266 大阿萨沿西南墙一侧的佛殿和居址遗迹,自北望
图267 大阿萨的堡垒和角楼,穿越外围墙自东北望
图268 大阿萨的古角楼,自西望
图269 小阿萨殿址I~III,自南望
图270 小阿萨古塔和神殿I,自东望
图271 吐峪沟峡谷低处的洞窟和异化,自东南望
图272 吐鲁番高昌有阶梯的佛殿遗址,自东南望
图273 吐鲁番(交河)全景,自古城中部向西北和北望,稍远为大佛寺
图274 硕尔楚克明屋遗址东南面西北部中部建筑群的废殿,自西望
图275 正对废寺的交河城中心大道以及故城东面,自西北望
图276 交河故城中部,佛寺正对中心大道,自东南望
图277 吐鲁番高昌故城里的“可汗宫殿”遗迹,自东南望
图278 交河大佛寺庭院部分及主寺遗迹,自南望
图279 交河最北面佛教寺院的中心佛塔林
图280 硕尔楚克明屋遗址墓碑Mi.xxii,外墙有一个骨灰瓮
图281 硕尔楚克明屋遗址全景,自靠近佛寺Mi.xxvi南望
图282 全景,前景是延续至建筑群I、II的北端,左面为西北部中心建筑群的佛殿
图283 硕尔楚克明屋遗址东南端佛殿群II、III,自西望
图284 硕尔楚克明屋遗址西端中心部佛殿群Mi.x~xiii,自西望
图285 硕尔楚克明屋遗址西北端佛殿,建筑群II末端,自南望
图286 石窟寺主体,远处为硕尔楚克明屋遗址,自西望
图287 硕尔楚克明屋遗址北端的佛塔和佛殿,自西北望
图288 硕尔楚克明屋遗址东南端墓碑群,自南望
图289 硕尔楚克明屋遗址古殿Mi.xviii前厅北角和相邻的内殿一端,自南望
图290 硕尔楚克明屋遗址古殿Mi.xviii外部内殿出土的灰泥浅浮雕塑像和圆形塑像基座
图291 硕尔楚克明屋遗址西北部的佛寺遗址Mi.x~xii,自东南望
图292 库车城北部苏巴什遗址佛塔
图293 硕尔楚克明屋遗址西北部石窟寺A入口处暴露的灰泥浮雕像
图294 硕尔楚克明屋遗址佛寺Mi.xli过道东北角的灰泥浮雕塑像
图295 明屋遗址佛寺Mi.xii过道西北角的灰泥浮雕塑群
图296 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神殿FXII,东北墙的灰泥浮雕和蛋彩壁画遗迹
图297 霍拉遗址的神殿,自东南望
图298 硕尔楚克明屋遗址北部石窟A入口
图299 霍拉遗址神殿群III、IV,自南望
图300 霍拉佛殿,前景为殿群I、II
图301 音其开河附近的拱顶伊斯兰教墓地围栏
图302 喀拉墩遗址废弃的四方院落,自西南角附近望
图303 喀拉墩遗址居址Ka.I,发掘前,自东北望
图304 喀拉墩遗址居址Ka.I,发掘中,自西望
图305 喀拉墩遗址埋入红柳堆的居址Ka.III
图306 “老达玛沟”沙漠村庄的伊斯兰教寺院遗址
图307 喀拉墩遗址居址Ka.I发掘出土的古代陶罐、木锁、屏风
图308 “老达玛沟”覆盖沙丘和红柳丛房宅
图309 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遗址寺院内殿和内廊遗迹,F.III.iii,自西南望
图310 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遗址建筑物F.II北角积沙覆盖的房间,自西南望
图311 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佛塔基座F.VI,自东望
图312 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神殿F.XII入口西南面的灰泥浮雕和壁画遗迹
图313 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遗址神殿F.XII西南墙的灰泥浮雕和壁画遗迹
图314 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神殿F.XII南角的壁画遗迹
图315 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埋入红柳沙堆中的佛殿F.XII遗迹
图316 从达玛沟与固勒合玛之间的沙漠开垦的新耕地
图317 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废弃的寺院居址,西南侧房,发掘前
图318 位于达玛沟与固勒合玛之间的新耕地的胡杨树堆
图319 喀拉央塔克胡杨树覆盖的小丘之间的佛殿遗迹,发掘中
图320 带领我的队伍到达乌鲁克麻扎
图321 和田北部玛亚克里克附近发掘中的沙埋寺院Ta.I
图322 玛亚克里克附近的佛殿遗址Ta.I,发掘之前,自南望
图323 玛亚克里克附近佛殿Ta.I出土的佛院巨像的灰泥头部
图324 玛亚克里克附近佛殿Ta.I的具有绘画基座的灰泥佛像遗迹
图325 玛亚克里克附近佛殿Ta.I过道东南墙上的蛋彩画
图326 玛亚克里克附近佛殿Ta.I过道东南墙上的蛋彩画和灰泥像遗迹
图327 玛亚克里克佛殿Ta.II墙上的彩绘画,表现巨像之间的坐佛
图328 玛亚克里克附近佛殿Ta.I内墙上的四手神蛋彩画
图329 麻扎塔格山脉的古堡与烽燧,自西北望
图330 麻扎塔格古堡内部,中部为角楼,右面是北部的堡垒遗迹
图331 麻扎塔格古堡北面的堡垒,自外院望
图332 巴楚北部阿拉其山岭上的古烽燧遗迹
图333 对乌什的柯尔克孜人进行人类学测量
图334 麻扎塔格古堡下方东北坡出土古代文书垃圾层,发掘中
图335 分布古堡的麻扎塔格山,自东北望
图336 自喀拉特克山脉摩依纳克喀克附近眺望喀卡加德山峰
图337 乌什上方岩石山嘴上的中国堡垒,自东望
图338 柯坪南部沙漠中的穷梯木遗址的烽燧
图339 图木休克塔格古城遗址
图340 阿萨上方进入古城的围墙,自西南望,以及外围防御工事的垃圾堆
图341 喀拉特克山脉依达克山口下方,恰勒考依德神殿柯尔克孜人崇拜的石像
图342 对柯坪村民进行人类学测量
图343 奴尔西南方与西南—南方的昆仑山主脉的雪峰
图344 图木休克奥库麻扎塔格南面脚下神殿附近的伊斯兰教坟墓
附图目录
1.米拉格拉木的哈克木奥拜都拉家的房屋,平面图展现了具有藻井结构的房间设计
塔拉什古木巴特废寺地表平面图
2.帕霍托日底尼和吉德拉尔石刻佛塔造型
查伦和马斯图吉石刻佛塔造型
3.克孜库尔干遗址平面图
4.和田杭桂的阿克铁热克附近佛殿遗迹平面图
5.喀达里克佛殿遗址平面图
6.喀达里克主要的佛殿遗址群落平面图
喀达里克佛殿遗址VIII的木柱与篱笆墙剖面图
7.修订后的尼雅河尽头古遗址平面图
8.尼雅遗址N.XII房址平面图
尼雅遗址N.XIX房址平面图
9.尼雅遗址N.XIV房址平面图
10.尼雅遗址N.XIII房址平面图
尼雅遗址N.XV房址平面图
11.尼雅遗址N.XVI与N.XVIII房址平面图
N.XXII.iii出土的木质碗橱略图
12.莎车马格吉格代的穆沙达罗尕家阿依旺式房屋平面图
尼雅遗址N.XX房址平面图
13.尼雅遗址N.XXII与N.XXIII房址平面图
14.尼雅遗址N.XXIV房址平面图
15.尼雅遗址N.XXVI房址平面图
16.尼雅遗址N.XXIX房址平面图
17.尼雅遗址N.XXXV、XXXVI、XXXVII、XXXVIII房址平面图
18.尼雅遗址N.XLI房址及周围地面与河床平面图
19.安迪尔河附近比勒尔孔汗村庄废址平面图
20.安迪尔遗址唐代古堡遗迹平面图
21.安迪尔遗址古建筑遗迹平面图
安迪尔遗址E.iv与E.v出土的木柱立面图
房间E.viii泥制火炉的立面图与地表平面图
安迪尔遗址南端古堡遗迹平面图
瓦石峡北部的古建筑遗址群平面图
22.楼兰L.A与L.B遗址平面图
23.楼兰遗址L.A古驿站遗迹平面图(在1914年的平面图上增加了一部分)
24.楼兰遗址L.A.I、IV与VII房址平面图
25.楼兰遗址L.A.II、III、V与VI建筑遗址平面图
26.楼兰遗址L.A建筑群的佛塔平面图与剖面图
楼兰遗址L.A与L.B之间的建筑群中佛塔平面图与草图
27.楼兰遗址L.B.I~III建筑遗迹平面图
28.楼兰遗址L.B.IV与V房址平面图
29.米兰遗址平面图(在1914年平面图上增加了一部分)
30.米兰M.I吐蕃戍堡平面图
31.米兰M.II佛寺平面图
32.米兰M.III佛堂遗址立面图和平面图
米兰M.V佛堂遗址立面图和平面图
33.古代敦煌西部地区详细地图
34.古代敦煌北部地区T.XXV、XXVII、XXIX烽燧平面图
T.XXVII烽燧与土冈关系的剖面图
35.南湖古城平面图
36.古代敦煌西部T.III、IV.b、V、XIX烽燧平面图
37.古代敦煌最西端T.VI.b、c烽燧平面图
38.古代敦煌西部T.VIII、XII、XIII烽燧平面图
39.古代敦煌西部T.XII.a、T.XIV.a、T.XVI烽燧平面图
40.古代敦煌西部T.XIV古堡与房址平面图
古代敦煌西部T.XV.a房址遗址平面图
41.古代敦煌西部T.XVIII古仓库平面图
42.敦煌千佛洞石窟遗址平面图
43.敦煌千佛洞CH.I、II、III石窟佛殿平面图
44.敦煌千佛洞CH.V、VI、VII、VIII石窟佛殿平面图
45.敦煌千佛洞CH.IX、X、XII、XV石窟佛殿平面图
46.敦煌千佛洞石窟桥子古城平面图
47.嘉峪关北部现存的边界墙内的烽燧平面图
金塔北面佛殿土坯墙立面图
哈密阿拉塔木佛殿A.I、II平面图
48.哈密阿拉塔木佛殿A.III平面图
哈密阿拉塔木佛殿群平面图
49.吐鲁番交河古城平面略图
拉布楚克附近的遗址平面略图
50.鲁克沁大阿萨古堡平面图
鲁克沁小阿萨佛殿平面图
51.明屋遗址北部石窟平面图
焉耆七个星明屋遗址平面图
52.焉耆七个星明屋南面遗址群平面图
53.焉耆七个星明屋北面遗址群平面图
54.霍拉佛殿遗址群IV平面图
开都河谷霍拉佛殿遗址平面图
55.喀拉墩房址平面图
56.达玛沟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古遗址平面图
57.达玛沟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F.I~V建筑遗迹平面图
58.达玛沟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F.VI、VIII、IX、XI、XII建筑遗迹平面图
59.麻扎塔格东端遗址平面图
麻扎塔格古堡的平面详图
第五卷目录
1 ( I )约特干的陶塑
2 ( II )约特干的陶塑
3 ( III )约特干的陶塑
4 ( IV )出自和田至甘州之间不同地点的各种陶器及玻璃制品
5 ( V )石质、金属质及陶质印章,主要出自约特干及和田其他遗址
6 ( VI )出自和田、柯坪及其他遗址的各种物件,大多为石质或金属物件
7 ( VII )出自和田、南湖、吐鲁番及柯坪的各种物件,多为金属制成
8 ( VIII )阿克铁热克遗址出土的泥浮雕残片
9 ( IX )主要从阿克铁热克遗址出土的泥浮雕残片和陶像
10( X )和田的喀拉萨依和恰勒马喀赞遗址发现的泥浮雕,可能来自装饰性的背光
11( XI )喀达里克佛寺遗址 kha.i、ii 的蛋彩壁画残片
12( XII )喀达里克、塔里什拉克及其他寺院遗址出土的蛋彩壁画残片
13( XIII )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遗址 F.XII 寺庙出土的蛋彩鬼子母像( F.XII.004)
14( XIV )喀达里克、尼雅及霍拉遗址出土的木雕及彩绘木板残片
15( XV )喀达里克遗址 Kha.i、ii、vii 寺庙墙上的泥塑饰板及其他浮雕残片
16( XVI )出自喀达里克遗址 Kha.i、ii、ix 寺庙墙上的陶质饰物及陶范
17( XVII )喀达里克及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遗址出土的木牍及其他木雕
18( XVIII )尼雅遗址 N.XII、XXIV、XXVI 房址中出土的木雕
19( XIX )尼雅遗址发现的凳腿及其他木雕
20( XX )尼雅遗址佉卢文木牍中的陶印章
21( XXI )矩形双面佉卢文木牍 N.XXIV.viii.85 ,出自尼雅遗址
22( XXII )矩形双面佉卢文木牍 N.XXIV.vil.80 ,出自尼雅遗址
23( XXIII )矩形和 Takhī形佉户文木牍,出自尼雅遗址
24( XXIV) 楔形佉卢文木牍,出自尼雅遗址
25( XXV )长方形佉卢文木牍和写在木棍上的佉卢文,出自尼雅遗址
26( XXVI )长方形及标签形佉卢文木牍,出自尼雅遗址
27( XXVII )楔形和标签形佉卢文木牍及封泥匣,出自尼雅遗址
28( XXVIII )出自尼雅和安迪尔遗址的多种木器
29( XXIX )出自尼雅、安迪尔及楼兰遗址的印章和各种小型石器、金属器具、玻璃器具等
30( XXX )在罗布泊风蚀地面上发现的墨绿色及绿色玉器
31( XXXI )建筑上的木雕构件,出自楼兰的 L.B.ll、V 遗址
32( XXXII )小佛塔模型和装饰性木雕,主要出自楼兰的 L.B.II 遗址
33( XXXIII )出自楼兰 L.B.II、IV、V 遗址的各种木雕
34( XXXIV )椅子扶手及其他木雕,主要出自楼兰的 L.B.II、IV 遗址
35( XXXV )楼兰遗址的木器和木雕
36( XXXVI )尼雅、楼兰等遗址出土的各种金属器物、陶器、骨质器物
37( XXXVII )楼兰遗址出土的鞋、丝绸包袱及其他精美织物
38( XXXVIII )写在木板和纸上的佉卢文,出自安迪尔和楼兰遗址
39( XXXIX )写在绢上和纸上的佉卢文和婆罗谜文,出自楼兰、米兰和敦煌古长城
40( XL )米兰 M.III 寺院墙裙上的蛋彩壁画
41( XLI )米兰 M.III 寺院墙裙上的蛋彩壁画犍陀罗风格的浮雕残片
42( XLII )蛋彩壁面(M.III.003),出自米兰 M.III 寺院
43( XLIII )蛋彩壁画(M.III.002),出自米兰 M.III 寺院
44( XLIV )蛋彩壁画残片,出自米兰 M.III、V 寺院
45( XLV )蛋彩壁画,出自米兰 M.III、V 寺院
46( XLVI )泥塑头像 M.II.007 ,出自米兰 M.II 寺院
47( XLVII )雕刻木椅及其他各种木雕,出自米兰、楼兰等遗址
48( XLVIII )从米兰 M.III 寺院中发现的假花及从米兰要塞和敦煌古长城发现的织物样品
49( XLIX )尼雅、米兰及楼兰等地出土的毛纺织品和草编物品
50( L )上过漆的皮质铠甲鳞片、背带及其他物件,出自米兰的吐蕃要塞
51( LI )各种木制品、金属制品、角制品及陶器等,出自米兰要塞和麻扎塔格
52( LII )敦煌长城烽燧中出土的木器等物品
53( LIII )敦煌长城烽燧中出土的箭、印章等木制品和金属制品
54( LIV )敦煌长城烽燧中出土的鞋、尺及各种木制品和金属制品
55( LV )敦煌及敦煌千佛洞出土的花绸
56( LVI )绢画(Ch.liii.002),画面为佛教净土,出自敦煌千佛洞
57( LVII )绢画(Ch. lii.003),画面为佛教净土,出自敦煌千佛洞
58( LVIII )绢画的一部分(Ch.lviii.001) ,画面为兜率宫弥勒净土,出自敦煌千佛洞
59( LIX )绢画的一部分(Ch.xxxvii.004),画面为佛教净土,出自敦煌千佛洞
60( LX )绢画(Ch.00102),画面为八臂观音,出自敦煌千佛洞
61( LXI )绢画(Ch.00167),年代为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画面为观音及供养人,出自敦煌千佛洞
62( LXII )绢画,画面为佛、菩萨及供养人,出自敦煌千佛洞
63( LXIII )绢画(Ch.lvi.0019),画面为观音及随侍的神祇,出自敦煌千佛洞
64( LXIV )绢画(Ch.xxviii.006),画面为千手观音及随侍的神祇,出自敦煌千佛洞
65( LXV )麻布画,画面为千手观音及菩萨,出自敦煌千佛洞
66( LXVI )绢画(Ch.lvii.004),年代为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画面为观音及供养人,出自敦煌千佛洞
67( LXVII )绢画,画面为地藏菩萨及侍者和供养人,其中Ch.lviii.003 年代为建隆四年(公元 963 年),出自敦煌千佛洞
68( LXVIII )绢画,画面为观音及供养人,出自敦煌千佛洞
69( LXIX )绢画,画面为观音,Ch.liv.006 年代为天复十年(公元910年),出自敦煌千佛洞
70( LXX )绢画,画面为菩萨,出自敦煌千佛洞
71( LXXI )绢画,左一幅画面为观音,右一幅是佛及星神,出自敦煌千佛洞
72( LXXII )绢画(Ch.0018),画面为毗沙门天王及随从的神灵鬼怪,出自敦煌千佛洞
73( LXXIII )绢画(Ch.xxxvii.002),画面为毗沙门天王及其眷属,出自敦煌千佛洞
74( LXXIV )丝绸幢幡,画面为传说中的佛传故事,出自敦煌千佛洞
75( LXXV )丝绸幢幡,画面为传说中的佛传故事及“七政宝”,出自敦煌千佛洞
76( LXXVI )绢画残片,有的画面是佛传故事,Ch.00350是其最初裹在一起的状态,出自敦煌千佛洞
77( LXXVII )丝绸幢幡,Ch.xxvii.001画面为佛传故事,其余两幅画面为菩萨,出自敦煌千佛洞
78( LXXVIII )丝绸幢幡,画面为菩萨,出自敦煌千佛洞
79( LXXIX )丝绸幢幡及纸幢幡(Ch.i.009 ,画面为菩萨,出自敦煌千佛洞
80( LXXX )丝绸幢幡,画面为菩萨,出自敦煌千佛洞
81( LXXXI )丝绸幢幡及 Ch . xxxviii.005 大绢画残片,画面为菩萨,出自敦煌千佛洞
82( LXXXII )丝绸幢幡,画面为菩萨,出自敦煌千佛洞
83( LXXXIII )丝绸幢幡,画面为佛教神祇,出自敦煌千佛洞
84( LXXXIV )丝绸幢幡,画面为天王,出自敦煌千佛洞
85( LXXXV )丝绸幢幡(有的是残片),画面为天王,出自敦煌千佛洞
86( LXXXVI )丝绸幢幡,画面为护法金刚,出自敦煌千佛洞
87( LXXXVII )丝绸幢幡,画面为佛教神祇,部分为尼泊尔风格,出自敦煌千佛洞
88( LXXXVIII )麻布画,画面为菩萨,出自敦煌千佛洞
89( LXXXIX )麻布幢幡及麻布画,画面为佛及菩萨,出自敦煌千佛洞
90( XC )写本 Ch.xviii.002 中的纸画,画面为四大天王,出自敦煌千佛洞
91( XCI )纸画,画面为佛教神祇,出自敦煌千佛洞,毛笔速写 Kha.i.50出自喀达里克
92( XCII )纸画,画面主要是佛教诸神,出自敦煌千佛洞
93( XCIII )长卷纸画 Ch.cii.001 的一部分,画面是地狱审判场景,出自敦煌千佛洞
94( XCIV )婆提(Pōthīs)经卷上的画(Ch.00226)及纸画(Ch.00159 是印花粉印纸模版),画面是佛教神祇,出自敦煌千佛洞
95( XCV )白描佛像画稿,可能是壁画的草图,出自敦煌千佛洞
96( XCVI )不同题材的白描纸画,有的画在写卷上,还有一朵纸花(Ch.00149.c),出自敦煌千佛洞
97( XCVII )不同题材的白描纸画,还有一张剪纸(Ch.00148),出自敦煌千佛洞
98( XCVIII )白描纸画,画面是金刚及多种手姿等,出自敦煌千佛洞
99( XCIX )佛教题材的雕版印刷品,出自敦煌千佛洞
100( C )佛教题材的雕版印刷品,其中用于祈祷的画 Ch.00158 年代为开运四年(公元947年), Ch. ciii.0014 是雕版印刷长卷轴的开头部分,年代为咸通九年(公元868 年),出自敦煌千佛洞
101( CI )雕版印刷用于祈祷的佛经(Ch.00150.a、b),粘在非佛教题材的纸画 Ch.00150 上,出自敦煌千佛洞
102( CII )雕版印刷的佛教符咒 Ch.xliii.004 ,并印有汉文和婆罗谜文,年代为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 年),出自敦煌千佛洞
103( CIII )纸画长卷 Ch.cii.001的一端,雕版印刷的佛教祈祷文Ch . 00185 . a(年代为公元 947 年),以及白描佛教符咒等,出自敦煌千佛洞
104( CIV )刺绣吊帘(Ch.00260),绣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出自敦煌千佛洞
105( CV )刺绣吊帘(Ch.00100),绣有千佛等像,出自敦煌千佛洞
106( CVI )出自敦煌千佛洞的刺绣、织锦和花绸
107( CVII )拼贴布 Ch.lv.0028 上的刺绣和花绸,出自敦煌千佛洞
108( CVIII )拼贴布 Ch.lv.0028 ,由刺绣和花绸拼成,出自敦煌千佛洞
109( CIX )盖香案用的帷幔残件 Ch.00278,是用多块花绸等织物拼成的,出自敦煌千佛洞
110( CX )盖香案用的帷幔残件 Ch.00279,以及大小不一的刺绣和花绸,大多出自敦煌千佛洞
111( CXI )带织锦条的写卷封面 Ch.xlviii.001 以及刺绣和花绸,大多出自敦煌千佛洞
112( CXII )花绸及织锦,出自敦煌千佛洞
113( CXIII )印花绸及用模板印刷的图案(Ch.00303 ),出自敦煌千佛洞
114( CXIV )印花绸 Ch.00304(出自敦煌千佛洞)的织物图案示意图
115( CXV )花绸幢幡顶饰等(出自敦煌千佛洞)的图案示意图
116( CXVI )花绸 Ch.xlviii.001(出自敦煌千佛洞)的织物图案示意图
116A ( CXVI A )出自敦煌千佛洞的丝绸织物图案示意图
117( CXVII )锦缎(出自敦煌千佛洞及敦煌古长城)的图案示意图
118( CXVIII )出自敦煌古长城和千佛洞的花绸图案示意图
119( CXIX )拼贴帷幔 Ch.00278 (出自敦煌千佛洞)顶上的花绸图案示意图
120( CXX )出自敦煌千佛洞的纱罗图案示意图
121( CXXI )出自敦煌千佛洞的锦缎图案示意图
122( CXXII )锦缎 Ch.xxviii.007 和印花绸 Ch.lv.0028(出自敦煌千佛洞)的图案示意图
123( CXXIII )印花绸(大多出自敦煌千佛洞)的图案示意图
124( CXXIV )蛋彩壁画及彩绘木板,出自焉耆明屋
125( CXXV )(1)蛋彩壁画,出自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的 F.Xll 佛寺
(2)蛋彩壁画,出自吐鲁番克其克阿萨的 H.B.V 寺院
(3)彩绘木板,出自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的 F.ll 佛寺
(4)蛋彩壁画的一部分,出自焉耆明屋 Mi.xiii 佛寺的北墙裙上
126( CXXVI )(1)蛋彩壁画,出自焉耆明屋 Mi.xviii 遗址
(2)浮雕底部的蛋彩壁画,出自塔里什拉克佛寺
(3)焉耆明屋 Mi.xxiii 佛寺东、西墙裙上的蛋彩壁画
127( CXXVII )佛教题材的木浮雕(Mi . ix.001)和小木雕(Mi . xv.0031) 天王像,出自焉耆明屋
128( CXXVIII )装饰性木雕,出自焉耆明屋的寺院
129( CXXIX )泥塑头像及残瓦片,出自焉耆明屋的寺院
130( CXXX )泥塑头像,出自焉耆明屋遗址
131( CXXXI )泥塑头像,出自焉耆明屋的寺院
132( CXXXII )饰于焉耆明屋寺院墙上的泥塑头像
133( CXXXIII )饰于焉耆明屋寺院墙上的人物泥塑残片
134( CXXXIV )饰于焉耆明屋寺院墙上的人物泥塑残片
135( CXXXV )饰于焉耆明屋寺院墙上的人物泥塑残片
136( CXXXVI )饰于焉耆明屋寺院墙上的泥塑残片
137( CXXXVII )饰于焉耆明屋寺院墙上的泥塑残片
138( CXXXVIII )泥浮雕底座(Mi.xviii.001),其他木浮雕、泥浮雕,出自焉耆明屋及其他遗址
139( CXXXIX )还愿用的陶器及各种泥浮雕,出自和田、吐鲁番等地
140( CXL )汉佉卢二体钱,印度贵霜王朝、罗马及中国早期的古钱,出自楼兰和敦煌等地
141( CXLI )中世纪中国及穆斯林国家的古钱,出自叶尔羌、和田、喀达里克、瓦石峡和柯坪等地
142( CXLII )贝叶写卷《般若波罗蜜经》(Ch.0079)以及梵文贝叶写卷《大乘经》,出自敦煌千佛洞
143( CXLIII )敦煌千佛洞出土的手抄梵文《自说经》(Ch.vii.001.A),及米兰出土的梵文贝叶写卷(M.ll.0011)
144( CXLIV )梵文《法华经》写卷,出自喀达里克和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
145( CXLV )汉文写卷 Ch.lviii.007 背面的斜体笈多字体音节表,出自敦煌千佛洞
146( CXLVI )写卷 Ch.c.001 的开头及中间一部分,是用不规范的笈多正体梵文书写的,出自敦煌千佛洞
147( CXLVII )用和田文笈多斜体书写的写卷,出自敦煌千佛洞
148( CXLVIII )用和田文笈多正体与笈多斜体书写的写卷,出自敦煌千佛洞
149( CXLIX )用和田文笈多正体与笈多斜体书写的婆提(Pōthīs)写卷,出自敦煌千佛洞
150( CL )用和田文笈多正体与笈多斜体书写的婆提(Pōthīs)写卷,出自敦煌千佛洞
151( CLI )出自麻扎塔格的和田文与藏文写卷,以及出自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遗址的梵文木牍
152( CLII )用龟兹文(Ch.00316)与和田文书写的婆提(Pōthīs)写卷,出自敦煌千佛洞
153( CLIII )写在纸上的早期粟特文文书,尚未打开,出自敦煌古长城T.Xll.a 遗址, L.A.Vl.ii.0104 是出自楼兰的早期粟特文文书残卷
154( CLIV )早期粟特文写卷,出自敦煌古长城 T.Xll.a 遗址
155( CLV )早期粟特文写卷,出自敦煌古长城 T.Xll.a 遗址
156( CLVI )早期粟特文写卷,出自敦煌古长城 T.Xll.a 遗址
157( CLVII )写在纸和木板上的早期粟特文文书,出自敦煌古长城 T.Xll.a和 T.Vl.c 遗址
158( CLVIII )粟特文写卷,出自敦煌千佛洞
159( CLIX )突厥如尼文文书(M.I.xxxii.006),出自米兰的吐蕃堡垒
160( CLX )突厥如尼文写本残片(Ch.0033),出自敦煌千佛洞
161( CLXI )突厥如尼文写本残片,出自敦煌千佛洞
162( CLXII )写卷 Ch.0015 的一部分,经文是用突厥文书写的摩尼教徒忏悔词,出自敦煌千佛洞
163( CLXIII )回鹘文写本 Ch.xix.001 ,出自敦煌千佛洞
164( CLXIV )回鹘文写本,出自敦煌千佛洞
165( CLXV )回鹘文写本及长卷,出自敦煌千佛洞
166( CLXVI )汉文写卷,其中 Ch.922(公元416年)是敦煌地名词典,出自敦煌千佛洞
167( CLXVII )汉文写卷(其中 Ch.cv.001 盖有三界寺的印戳),出自敦煌千佛洞
168( CLXVIII )标有年代的汉文写卷及文书,出自敦煌千佛洞
169( CLXIX )汉文写卷拓片(Ch.1080),出自敦煌千佛洞
170( CLXX )藏文文书,出自米兰 M.I 要塞
171( CLXXI )藏文木牍,出自米兰 M.I 要塞
172( CLXXII )写在纸和木片上的藏文文书,出自麻扎塔格
173( CLXXIII )藏文婆提(Pōthīs)写本及成卷的佛经,出自敦煌千佛洞
174( CLXXIV )藏文婆提(Pōthīs)写本及成卷的佛经,出自敦煌千佛洞
175( CLXXV )汉文题识拓片(公元 851 年),出自敦煌千佛洞石室